2011年5月,网络上上一张名为《我在北京被骗了》的文章迅速火出了圈,随着跟帖发布的网友慢慢的变多。一时间这篇文章激起千层浪,这位发帖的主播没想到跟自己有同样遭遇的大有人在。
这篇文章描述的是北京的地道名吃“北京烤鸭”,闻讯赶来的人都齐刷刷地凑热闹,帖子下面的留言成千上万条都控诉着相同的经历,起因是这篇博主一次购买烤鸭的经历。
这名发帖的网友是外地人士,因为出差来到了北京,回程的时候正好是周日,心想来都来了就买点当地的特产回去。
向来富有盛名的就是北京烤鸭“全聚德”,单单这三个字就在外人眼里是金字塔顶尖的食物链。虽说不想去总店购买,但西单地区特产店里全聚德的烤鸭遍地都是买个真空包装的也不吃亏。
付钱的时候网友还感觉自己“占了便宜”,虽说是真空包装的没想到是线元。拎着自己购买的礼品这位网友回了家,几个小时的高铁路程早就饥肠辘辘,就等留着肚子品尝一下那只美味的烤鸭。
当回到家真的打开后,映入眼帘的一切,让他没有半分食欲,如果不是包装上刻着北京烤鸭四个大字,他都猜不出这是什么物种。
没有头没有翅膀,起酥的肉皮一坨坨地黏在一起,给人一种坏了发霉黏糊糊的菌状物,干干瘦瘦的鸭架,像是被抽干空气的丧尸。最让他生气的是包装袋上标注这只烤鸭1kg,就那两袋甜面酱就占了一半,倒出来后闻到的不是大酱的甜味,更像是松花蛋坏掉的臭味。
看到这些,本就饥饿难耐的他不好的情绪涌上心头,倒掉了所有的烤鸭,上网发帖曝光的这件事,本以为是一个人的发牢骚,没想到却引来了无数网友的跟帖。
有位网友的留言直接击中他的内心,前几年跟他同样情况的网友出差去北京开会,临走时朋友托他购买北京烤鸭,点名要了“全聚德”。兴致勃勃地找了一家专卖店,因为便宜就购买了几袋,心里还觉得占便宜的那个人是自己,于是回去连家都没回就给朋友送去。
没成想第二天就接到了朋友的电话,那句阴阳怪气的“谢谢”让他不知所措,只能赶快打开剩余的烤鸭袋查看究竟,结果剩下的烤鸭全都是烂成一团粘在了一起。
闻着那味道差点要吐了出来,那些葱丝整个发霉了,自己的一番好意竟然碎得不成样子,从那以后除了去烤鸭店里,再也不会买真空包装的了。
这些大大小小的留言诉说着相同的遭遇,火出圈的帖子被一名记者广泛关注到了,于是为了弄清楚真相,记者开始了暗地里走访,没想到却牵扯出了更大的黑幕。
记者起初装作要买烤鸭的顾客在北京开始了探访,前门大街点非常多的销售门店,当时正值北京旅游观光的高峰期,对于当地的特产那可是卖的火热。
记者拿着隐藏的摄像头拍摄器走进了街道两边的烤鸭店只见每一家都挂着一块特别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北京烤鸭,特价15元”。
就这几个字都把记者看傻了,要知道真正的一只北京烤鸭大概需要200元左右,就算去店里或者超市购买也要100元左右,15块钱的烤鸭,就算是自己考的半只也不可能低于这个价位。
记者走上前去热情地说自己买烤鸭,老板随即让她挑选,记者小心地说15一只这么便宜吗,老板笑笑说薄利多销嘛,还有好点的38元一只,看你自己想要哪个。
记者表示再看看,老板也没有留她,走到另一个摊位点,上面写着68元一只“全聚德”。记者好奇地问这真的是全聚德吗,老板一口咬定确实是,当记者表示太贵了时,老板进到屋里拿出了一个不一样的颜色的“全聚德”袋子,表示这个35元。
一脸蒙圈的记者接过袋子,伸手一摸像是干瘪的一样,问怎么会这样,老板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没有鸭腿、鸭头、就点肉。
如此堂而皇地说出来记者睁大了眼睛问到:那你们怎么敢卖出去,老板不耐烦地说“便宜啊”,老板看记者这样见怪不怪的,又拿出了一袋印着“便宜坊”的烤鸭,说道:“这个也一样,很有名,全聚德是百年老字号,便宜坊也是,你要哪个自己挑”。
正当记者想付款时,看着旁边的顾客花了100元买了3、4袋,当记者问到怎么这么便宜时,老板毫不避讳地又来了一句:“这个黄色袋子的全聚德最便宜,都可以砍价,你要我也给你装几袋。”
“这个有保证吗?”记者指了指老板手里的烤鸭,老板笑笑说道:“什么保证,家家户户都是这个,便宜就行了”,这几句话让记者心凉到了底,为了弄清楚真相记者硬着头皮每一家都买了几袋,总共算下来也没有200元。于是记者提着“战利品”找到比较合适的地方,将烤鸭全部打开来。
一股扑面而来的臭味直接让记者干呕,里面的鸭肉黏黏糊糊地粘在一起。一抖全部掉了下来,一团团白色坨状的东西分不清是啥东西,两袋面酱竟然全部干燥,拿水化开后更像是酱油勾兑的佐料。记者保留着证据,拿着拍到的图片和隐藏摄像头拍下的画面,随即报了警。
希望警察能查出具体的情况,警察接到报案时正在审查这个案子,早就有群众举报,奈何一直都处在缓慢进展中。
记者带来的大量证据给了办案民警很大的动力,警察还和记者说,北京西站是出了名的黑心鸭交易场所聚集地,他们经常派警察过去蹲点观察。最近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更是锁定的目标嫌疑人,于是一场逐步行动迫在眉睫。
最先进入警察视线的是一名叫做“张跃峰”的男子,交易时恰巧被警方抓捕了一个买家,据他交代每过几个星期都会在北京西站跟张跃峰购买带有“全聚德”、“聚福斋”的烤鸭,警察马上展开调查,布置好现场实施了一场抓捕。
5月25日晚上19点左右,北京西站的埋伏警方看到一辆黑色奔驰从西城大川互通呼啸而过,沿着长安街东行200米后在后面忽然出现了一辆尾随车辆。
警察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想看看这两辆车打得什么主意,一前一后像是约好一样,前面的奔驰车在四环内不停绕圈。不停打转突然让警察摸不到头脑,而后面的尾随车辆停在桥下打着双闪驻足不前。
为了不打草惊蛇警方只能静静等着,大概十多分钟两辆车碰到了面,车上下来了两个人交头接耳了一番。
各自回到了车里,一前一后往东继续行驶,最后来到了一家偏僻的酒店门口。等停下车后,两个车上的人全部下了车,一共三个人,开始了交易买卖,警方知道时机到了,一股脑地冲上去将三个人当场抓获。
随即到了警局,警方对他们三个进行了审讯,其中一个叫孔令业地说出了实情,把藏匿劣质烤鸭的地点告知警方,警方立即派人过去清扫现场。在他们的住处,搜查出一百多箱烤鸭,总共3800只。除了烤鸭劣质的鸡爪、鸡脖还有二百多箱,印着各种名牌的包装袋,不能吃得甜面酱二十多箱。
根据他们的证词这个月的销售业绩已达到了五万多只,不仅仅是旅游旺地的专卖店,各大超市、小商店都有他们的货品。
在警方的审讯中,发现孔令业是一个有前科的人。早在2006年的时候他买过劣质烤鸭,一开始小规模地买,后来使用替代品,因为商品暴利带来的红利让他尝到甜头。
2010年的时候他开设了一条生产线专做烤鸭,但那时候因为不具备批量生产的资格,被有关人员查处停业整顿,本以为孔令业会放弃烤鸭行业,没想到上次的教训并没有正真获得,反而这次卷土重来。
而张跃峰却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是怎么暴露的,他交代自己只是个中间商,他从孔令业那里会以每袋4.7元的价格拿到烤鸭,然后以每袋6元的价格发给批发商,他的流水线特别多。各大超市和专门店全部都是他的常客,对于定价他还曾建议商家30元最为合适,因为15元看起来确实有点假。
这次的栽跟头张跃峰显得不可置信,在警方的细致审问里两人对所犯罪进行供认不讳,并且还提供了整个生产烤鸭产业链的线索,警方查处后直接端掉了这家加工工厂。
因为孔令业不具备批量生产烤鸭的能力,为了可以挣钱,他开始找一些可以批量加工的工厂作为合作伙伴。于是在河北博野县找到了一家“三里肉食品厂”。
这家工厂平常就是一生产一些零碎的劣质的鸡鸭肉制品售卖为主,因为便宜销量非常好,虽然能够批量,但这家工厂手续不全,食品安全质量并不能达标。
孔令业来到这家工厂见到了负责人苑继昌,两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孔令业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展望着“事业前景”的所有梦想。
生产的时候苑继昌按着孔令业的要求把鸭子的胸部、大腿、鸭脖肉质肥厚的部分全部都踢掉,只留下鸭架子在填充一些病死的鸡肉碎骨头来冒充,然后打上真空包装再套上“全聚德”的袋子。
苑继昌曾经问过孔令业这也不是鸭肉会不会被拆穿,孔令业直接表示:“包装上市就是了,再说了谁会为了几十块钱的鸭子找来索赔”。
这番话让苑继昌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因为他们不具备生产烤鸭的资质,更没有生产烤鸭的装备,所以为了让烤鸭看起来更逼真,他们在制作中只能给烤鸭进行美容。
先是上锅蒸煮,再加入糖稀和红聚醚上色,在进行高温杀菌然后打包,整个程序没有一样跟“烤”字相关。
警察根据孔令业提供的线索迅速逮捕了苑继昌,到达工厂时,屋子里就充满了刺鼻的塑料气味,整个工厂环境让警方办案人员惊掉下巴。脏乱的打包桌台放着一台油乎乎的塑封机和编码打印机,车间并不是封闭状态,里面苍蝇乱飞,地上还有已经塑封成箱的烤鸭,生产日期竟然都是随便写上去的。
抓到苑继昌后,苑继昌自己交到自己从来都没有吃过这些烤鸭,根本不敢吃,孔令业卖给张跃峰4.7元一袋,其实成本不到3元。每天生产这些很是害怕,但是高额的利润让他红了双眼,所以才昧了良心。
检测根据结果得出这些烤鸭里面有蛆虫,其中菌落总数超标了十倍,大肠杆菌超过了十倍,人吃了是会有危险,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线月,这桩“黑心鸭”的案子迎来了大结局,经过调查法院以“生产不符合规定标准罪”宣判了孔令业和苑继昌。分别处于六年的有期徒刑罚款金额六万元,其他涉及此案的人员处以四年左右,各自罚款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