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沙市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数量众多的食品生产企业,同时为分布于乡镇农村的食品小作坊带来了发展机遇。然而,食品“从农田到餐桌”链条长、体量大、风险触点多,食品小作坊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观。
2020年底,长沙市场监督管理局真正开始启动小作坊提质改造工作,切实加强对食品小作坊的指导帮扶,引导推动小作坊由“小散低”向“精特美”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计划用3年时间,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验收达标的小作坊给予每家5万元奖励资金,到2022年年底全市建成40家食品小作坊示范单位,从而促进长沙市小作坊整体提升食品安全管理上的水准,快速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设,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为进一步规范小作坊食品生产加工行为,加强监管, 2020年12月,《长沙市食品小作坊规范提质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正式对外发布,长沙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改造一批、提升一批、转型一批”的思路,采取指导帮扶、达标验收、奖励补贴等措施,推进全市食品小作坊提质改造。
热浪蒸腾的夏日午后,长沙市望城区靖港古镇上,老店铺郭福娭毑小钵子甜酒香气弥漫了整条街。走进店铺,环境干净整洁、设计布局合理、内部结构良好、设备设施齐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这家小作坊从面临关停的危机边缘华丽转身成为长沙市食品小作坊示范单位。
“以前我们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没有标准、前店后厂的模式产量低、没有生产许可证不能上电子商务平台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现情况后,一方面指导我们重新扩建装修,并在原材料、生产的基本工艺、卫生管理等方面严格把控,制定了小钵子甜酒的企业标准,将商标包装标签注册升级,让我们顺利拿到了食品小作坊许可证;另一方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与文旅部门一起协助我们获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我们成为了文旅景区发展配套试点和示范。”说起一年多的变化,郭福娭毑小钵子甜酒负责人袁女士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目前,2020年食品小作坊规范提质工作已经基本完成,2021-2022年,长沙市将继续推进食品小作坊的规范提质工作,鼓励长沙市食品小作坊通过提质改造,切实改善生产条件和卫生状况,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跟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食品占据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半壁江山,因此,让我们消费者吃得安心、吃得放心成为企业与政府共同的责任。
食品小作坊往往产品品种类型较多,大多分布在在城乡接合部和偏辟村民住宅区,生产条件简陋、工艺技术落后、生产区与生活区掺杂、没形成生产经营和卫生管理制度,从业者食品安全意识偏弱等问题都会存在,给监管带来难度。鉴于食品小作坊的特殊性,长沙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对其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和“对症下药”。
长沙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推行良好行为规范、开展食品安全法律和法规宣传、严格督促小作坊开办者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加强生产加工关键环节风险控制,全过程落实食品安全质量控制要求,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从源头上提高小作坊管理水平。
长沙市场监督管理局把依法查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行为作为维护小作坊市场秩序、保障群众消费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严肃查处小作坊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对超出目录管理范围生产加工食品,不符合生产卫生规范要求,以及生产加工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小作坊,依法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直至吊销许可。
宁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一次日常监督检查时发现,流沙河镇林某在未办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许可证的情况下,生产加工米粉并对外销售。执法人员迅速控制了生产现场,并对当事人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进行了现场取证。现场检查发现,该小作坊存在生产工间卫生脏乱、生产原料与生活物资混放、杂物乱堆乱放等问题。当事人林某的行为涉嫌违反食品安全相关法律和法规,执法人员对生产场所和设备现场予以查封,并依法立案查处。
通过监管部门的不懈努力,长沙市食品小作坊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食品安全管理上的水准明显提升,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满意率也慢慢变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