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汇app入口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蔬菜
屏南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_张维禄等代表_关于全力发展高山蔬菜产业的建议(第0026号)
来源:华体汇app入口    发布时间:2024-08-14 01:07:28

  高山蔬菜产业是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并在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我们正常的生活质量和乡村产业振兴,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县委、县政府也十分重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等问题。

  屏南县从1996年以来,通过在乡镇创办示范基地、向各村派驻科技特派员、建设农村社会服务联动网、创新农技干部的管理使用机制等措施,狠抓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使蔬菜产业快速地发展起来,特别是2000年至2006年这几年蔬菜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县高山蔬菜种植培养面积达15.35万亩(复种),产量突破30万吨,蔬菜种植技术、区域化生产、优势产区建设、产地及品牌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和生产经营规模在全县得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在省内外知名度得到认可,但同时也存在着农业面源污染、农民增产未必增收等问题。

  一是土壤坂结,病虫严重。土壤地力下降,影响到有些地块减产、绝产甚至颗粒无收现象。二是传统耕作,管理粗犷。在家劳动力年龄偏大,受教育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市场意识淡薄,习惯了“吃一点、卖一点、贮一点”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存在“明年种菜看今年”的盲目现象。三是面源污染,农药残留。诸多农民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不合理和不规范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是造成蔬菜安全的直接隐患,使农业生产的水、土壤、大气等环境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污染。四是规模较小,品种退化。目前我县高山蔬菜每年能提供的不足10个种类,种类不全影响了高山蔬菜市场占有率。由于营销观念淡薄,缺乏专业化、现代化的市场推广和经营销售的策略,且蔬菜品牌意识不强,市场竞争力弱,没形成我县高山蔬菜业的独特品牌。

  一是做好土地规划布局。合理规划扩大乡(镇)村级农业生产、园地水旱轮作模式,加强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二是进行土壤改良策略。合理的安排种植茬口,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学习借鉴、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农业综合防治技术,总结推广水旱轮作、一年多茬或多品种多元化种植模式,让基地不空闲。三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杆还田、增施有机肥、绿色防控和生物养地等技术。提高塑料农膜的回收率和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控制农膜污染。四是引进新优良种试种推广。在各乡镇蔬菜核心种植地广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及创新种植模式等,加大新优品种引进测试示范工作,做好试验示范基地。

  五是政府要在人员、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推动蔬菜产业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制定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涉农企业和加工公司的扶持力度。

  首先感谢您对屏南高山蔬菜产业的关心和支持。收到建议后,我局格外的重视,召开建议、提案办理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并切实加以落实。

  近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格外的重视高山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将高山蔬菜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依托高山特色农业资源,打造“全省一流的高山农业基地”,促进了农业由一产向三产延伸,推动了全县高山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做好土地规划布局。通过在乡镇创办示范基地、向各村派驻科技特派员、建设益农信息社、创新农技干部的管理使用机制等措施,蔬菜种植技术、区域化生产、优势产区建设、产地及品牌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量和生产经营规模及合理的安排种植茬口等,大体形成三大茬口的总体格局,在全县得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在省内外知名度得到认可,是福建省最大的高山冷凉蔬菜基地。

  二、进行土壤改良策略。加快构建省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实施福建省现代农业蔬菜产业体系项目建设,2019年以来,建立蔬菜试验示范基地6个,分别在棠口西村村、洋尾村,路下乡路下村,岭下乡上楼村,熙岭井兜村,代溪周地村等;辐射带动各乡镇蔬菜生产,引种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15个以上,在不同季节开展2个新技术、新模式示范及水旱轮作推广。

  三、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建立健全农膜回收利用体系、提高土壤改良力度。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宣传和培训指导,组织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商品有机肥示范推广等项目,扩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覆盖面,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降低化肥、农药残留因地表径流、排水、水土流失等污染水体的风险,改善河流水质。在全县5个乡镇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集中收集点试点(40个)建设,已完成建设11个,在建10个,19个在选址中。利用6.5环境日等宣传农膜回收利用,农药、化肥减量、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全县共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16.5万亩次,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9.2万亩次。2022年通过发放明白卡、推广配方肥、建立示范片等模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3.7万亩(次),推广施用有机肥4.5万亩。有效提升了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农药、化肥同比减少2%以上,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6.02%,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

  四、引进新优良种试种推广。建立省级农作物品种试验站,位于甘棠乡坂兜村,2018年共投资140万元,流转土地面积22亩,工作室150㎡。三年来共展示优质稻、花菜、玉米、西瓜、甘薯等农作物新品种136个,其中选择45个优质品种进行推广应用,累计推广优质花菜新品种18.5万亩,种植户每亩年增收150多元,累计增加经济效益7800多万元。

  五、现代农业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立足实际、不断探索,按照“五化”的发展思路,制定出台《屏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屏南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屏南县人民政府关于扶持现代设施高山蔬菜示范基地建设的实施办法》、《屏南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切实抓好春季蔬菜生产工作的若干意见》,通过政府整合涉农资金,提高蔬菜采后处理中心、设施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进一步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建立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机制,成立农产品生产工作专班,全力保障夏秋季蔬菜生产供应。

  (一)利用屏南高山气候类型多样性,丰富蔬菜品种种植,市场供应期长。因地制宜,引导规划全县各乡镇村利用独特自然资源和市场空档期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全县基本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市场化经营的格局,各类蔬菜生产基地迅速发展。

  (二)实施高山蔬菜种业创新工程。发挥福建省现代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屏南试验站的建设作用,加强与福建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和厦门中厦等种业企业的合作,培育调优蔬菜优质结构。加快培育棠口白溪门、岭下两个万亩蔬菜基地,整合涉农资金及用地指标等要素,弥补种子种业研发流通方面的短板。围绕蔬菜生产“三品一标”提升总体思路,扩大生育期短、产量高的上海青、生菜、芥菜等叶菜种植规模,推广错季栽培大白菜、茄子、辣椒、芹菜等,提高复种指数,进一步增加蔬菜种类和丰富花色品种,满足市场需求。

  (三)积极拓展市场营销服务。加强农业技术指导,一是组建高山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专班,安排专人推进高山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定屏南高山蔬菜区域标准,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和种植户进行按标生产,推动蔬菜产业可持续、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二是加强对现有蔬菜品牌的宣传力度,持续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品牌培育的经营主体进行奖励,把各种惠农政策切实落到加快蔬菜产业发展上来,为蔬菜产业一二三融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对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屏南高山花菜”的宣传力度,通过今日头条、农副产品博览会等多种传媒形式的线上线下进行宣传屏南高山蔬菜,同时鼓励品牌农业企业、“三品一标”获证主体参加“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等各类展会,逐步提升高山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上一篇:【48812】食安山东顾客请注意!这18批次食物不合格

下一篇:302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