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加工及出口基地,中国西部重要的高香、有机、保健茶基地和中国最大的黄茶基地,全省最大的高山露地蔬菜和中国最大的生食蔬菜基地秦巴山区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中药材综合性物流加工基地和中医药大健康旅游基地。把苍溪红心猕猴桃打造成全国最具价值的猕猴桃区域公共品牌,把
近年来,为大力推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我市由集中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全市农业系统选派739名农技员开展驻村农技扶贫,并组建133个专家服务团,494个非贫困村农业技术巡回小组,实现了全市农村农技指导服务全覆盖。2017年全市举办各类技术培养和训练8604次,培训农民29.9万人次,培育科技示范户6625户,指导建立科技示范基地6832亩,为全市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今后,全市农业系统将充分的发挥专家、本土人才的技术优势,在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上狠下功夫,使其真正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围绕全市产业扶贫规划,统筹市、县、乡、村四级农业、林业、电商科学技术人才和土专家,组建专家团队和非贫困村农业技术巡回小组,通过印制易学、易懂、易记的画图和文字明白纸,开展巡回讲解、技术培养和训练和帮户活动。自2009年以来,全市农业系统通过市县区高层次人才引进累计引进硕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112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108人),为全市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新鲜血液,有效改善了全市农业人才队伍结构。与此同时,大力强化本土人才的培训提能,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已累计举办春耕备耕、大小春田管、畜禽养殖、农机操作、统防统治等各类技术培养和训练300余场次,开展实用技术培养和训练15万人次,接受群众咨询2300余人次,发放种养殖业、种植业栽培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政策法律和法规知识等宣传资料16万份。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建议》(川办发〔2017〕78号)文件精神和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要求,市农业局、市经济与信息化委组织专家多次深入调研,反复讨论形成《广元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工作规划(送审稿)》,目前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下一步将报市政府审定。按照《规划》,我市将积极鼓励加工公司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引进开发农产品加工领域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品种。支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引进先进适用技术、现代加工设施、工艺流程和先进管理方法。重点培育一批在同行业具有领先水平的大型加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推进有优势的加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扩大规模、扩张资本。扶持一批中小加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市场竞争力。建设一批产业集中度高、关联度强、竞争优势显著、带动面广的产业集群和加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集群,培育20户产值5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公司“排头兵”。
为加大我市优势特色农业区域品牌的升级打造力度,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市政府出台了《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实施建议》(广府办发〔2018〕8号),有效推进农业品牌打造推广。今年以来,我市组织260个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公司(涉及猕猴桃、茶叶、山珍、橄榄油、食用菌、豆制品、核桃、高山露地蔬菜系列食品、剑门关土鸡、两湖有机鱼、魔芋休闲食品、野生蜂蜜、猕猴桃果汁饮料等产品)分别在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北京、银川、包头、昆山、重庆、成都等地,参加了中国四川-经贸推介暨企业洽谈会、国际食品展览会、世界茶业博览会、中国茶博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四川农业博览会、四川省贫穷的地方品牌农产品推介会、成都农博会、省茶博会、中西部畜博会、杨凌农高会等12次展会。充分的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不断深化我市与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大力提升我市农特产品的知名度。截至目前,已在央视一套宣传1次,央视七套宣传6次,在四川卫视宣传19次,在市级以上媒体宣传33次。在西安、成都及京昆高速剑阁段设置3幅大型剑门关土鸡宣传广告。2017年“广元七绝”被评为四川省十大区域农业公用品牌,“剑门关土鸡”入选全国100个区域公共品牌、红心猕猴桃荣获全国特色农业品,青川蜂蜜获绿博会金奖、“广元七绝”、“苍溪红心猕猴桃”、“剑门关土鸡”、“米仓山茶”和“青川黑木耳”已纳入全省品牌打造支持项目。
认真落实《广元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意见》(广府发〔2014〕32号)、《广元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广府发〔2015〕24号)、《广元市委办公室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建议〉的通知》(广委办〔2015〕33号)、《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财政支农资金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生产经营性资产实施股权量化改革的意见》(广府办发〔2015〕75号)等文件精神,积极兑现支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优惠政策,落实农产品初加工税收优惠政策。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符合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符合小微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生产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按规定享受国家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近年来,我市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优势,推进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我市先后与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茶研所、四川省农科院、四川中药研究所等13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协作关系,围绕果、茶、菜、药、菌等特色产业,重点开展了16项农业开发合作项目。共引进优良品种240个,新技术16项,建立特色农产品基地15.3万亩,项目产值达2.28亿元。2016年,我市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成功选育出优质地方鸡品种—“广元灰鸡”,现已被农业部正式列入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农业部公告第2437号),实现了我市国家优质畜禽品种零突破。
按照《广元市有机产业2018—2020年发展规划》,全市围绕做强“广元七绝”农产品品牌,以创建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市工作为抓手,大力实施农药化肥减量控害、饲料清洁化、废弃农膜回收、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秸秆综合利用、农业投入品整治“六大行动”,全市农药化肥使用实现负增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65.6%、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64%、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88.65%、饲料监测合格率达100%。同时,大力开展绿色有机生产,积极推广多种循环种养模式,实现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发展,苍溪县成功创建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全域推进红心猕猴桃、茶叶、曾家山蔬菜、白龙湖亭子湖淡水鱼等特色农产品有机生产,旺苍、青川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全市认证有机农产品67个。力争到2020年,全市有机产品认证的数量将达到100个以上,重点优势农产品通过认证的有机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30万亩。全域开展示范推广,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的重点优势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185万亩。县区全部创建为省级及以上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为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市国资委拟定在广元经开区开工建设一个占地面积519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主要以蔬菜、水果、粮油、副食、水产、肉禽、茶叶等为主的大型农产品物流中心,预计2018年10月动工,2020年全面建成,届时,将完全满足全市农产品的交易。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您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细化工作举措,重点抓好基地建设、主体培育、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科技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大力推进全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力争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山区市前列。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期望您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我们的工作,如有其它建议和意见,请直接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