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勇进逆势增长,开拓水产新格局。12月30日,渔美康华东区水产产业逆势增长研讨会暨渔美康虾蟹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大会在江苏省如东县举办。
“既然大多数人面对困难都选择了退缩,抱持着收缩的心态。我认为我们该采取逆向思维,摒弃萎靡不振的状态,持续保持斗志昂扬。在别人自暴自弃之时,更加奋力拼搏,以此脱颖而出。”渔美康集团总裁刘绍春在演讲中强调,慢慢的变多的养殖户选择使用渔美康产品,并且这些养殖户中实现盈利的比例相当高。当下,渔美康的整体优势正在得到充分的展现。
活动当天,江苏省渔业协会会长张朝晖、中国水科院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波、中国水科院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何义进、浙江省淡水研究所副所长郭建林,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吴旭干、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斌、盐城工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彭斌、盐城工学院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所所长王爱民、浙江省淡水研究所主任单林波、上海海洋大学副教授李永国、上海海洋大学博士后朱筛成、盐城工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於叶兵、农财宝典大国渔业主编苏若晶、科学养鱼社长赵永峰、江苏养之道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孙超、江苏光大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建光、渔美康集团总裁刘绍春、渔美康集团董事局主席张松柏、渔美康集团副总裁周锡勋、福美康集团总裁曾旭东、海盟集团总裁莫智常、岳阳渔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增明、岳阳渔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原料贸易部总经理郭建、江苏众允营销总监杨瀚、岳阳渔美康功能料营销总监张玉宝等行业领袖、专家学者各方精英汇聚一堂,一同推动探讨华东水产养殖向绿色、健康方向发展。
刘绍春曾在十年前提出:“针对池塘养殖、非工厂化自动化养殖的产品技术理念:‘无动保,不水产’。”如今,该理论被许多企业和养殖场掌握并良好运用。然而,近两至三年,随着水产品遭遇价格下滑,动保与饲料销量出现缩减,许多经销商对来年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产生担忧。面对这样的逆境,刘绍春在演讲中,激动地提出:“逆流而上,资源开发与整合,是渔美康的担当,尤其是涉及原料及种质资源。”
面对市场充斥低价且低质的产品,刘绍春指出,传统动保终会走向原料化,没有功能、特色、技术优势的产品,其价格会被杀到底。”
经销商的出路在何方?刘绍春表示,首先,经销商需要坚持技术和产品为基础。其次,必须梳理好三个品牌的经营思想。接着,营销落地是所有快销品产业必然的竞争。要做好营销三化建设,包括专业化、系统化、定制化。最后,要掌握产业链资源,为未来竞争加剧做好充分准备。“单打独斗时代一去不复返,渔美康在商品研发、服务营销落地、产业链赋能、市场保护等方面领先于行业,渔美康全力与经销商们共同前进。”刘绍春总结道。
今年,渔美康在南通如东投资2亿元成立的江苏众允成功投产,是其剑指对虾市场的重要举措。据了解,基地建有3个水产动保车间(粉剂处理车间、液态配方车间、微生物发酵车间)、1个对虾料生产车间(一期上3条虾料线条)。
张松柏在致辞中指出:“回首往昔11年,渔美康在华东这片热土上书写了一段段辉煌篇章。我们从零起步,到如今稳居行业前沿,我们凭借对水产的热情创新、务实、拼搏的精神,优质高效的产品、完善的产业链服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河蟹板块方面,目前动保销量稳居行业的首位。2020年,渔美康开始布局产业链,把苗、饲料、动保的口碑做到了让养殖户和经销商朋友的一致认可。在今年70%至80%的养殖户不赚钱的情况下,我们创造了在整体客户群中,60%以上能赚钱的好成绩。
“今年,渔美康支出1400多万元用于自主研发经费。”周锡勋透露,2025升级后的无虫酵素效果将会大幅度的提高,这款产品能有效解决如今的对虾肝肠胞虫病。此外,渔美康持续依据市场使用效果,并针对新的流行病害,将推出或更新三黄散、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复方磺胺嘧啶、盐酸环丙沙星盐酸小檗碱预混剂、氟苯尼考粉以及多西环素粉等产品。
会议上,王增明用数据来展示渔美康是如何推动水产行业的高效发展。王增明指出,选用杂优一号的养殖户产量基本超过600斤/亩,选用杂优一号扣蟹苗的养殖户的养殖成活率基本超过55%。养殖户选用蟹康一号的饵料系数基本低于2.5,平均饵料系数为2.03。对300口塘进行数据分析,23年虹彩病毒病的爆发率是70%,使用毓康泰的约为36%。即使发现发病症状,滴星量也要小50%以上。
良种、良养、良销在中国水产业的高效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良种是水产业的芯片所在,是整个产业的发展根基。刘少军在致辞中讲道:“优质的良种,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等优良特性,能够显著的提高养殖效益。渔美康在鲫鱼、草鱼、鳜鱼、河蟹、小龙虾等方面已经有很成熟的良种销售,还会加强在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青虾等品种的良种布局。”
江苏省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会上,张朝晖在《江苏虾蟹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挑战及对策》报告中表示,江苏省水产养殖总面积900余万亩,水产品总产量480余万吨,产值1800亿元,养殖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前列。而江苏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孕育的特色渔业虾蟹经济,占据了江苏淡水渔业产值60%以上,主养面积达646万亩;江苏罗氏沼虾养殖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产量约16万亩,产量6.5万吨;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约60万亩,其中主养面积30万亩,混养30万亩,产量约19万吨;同时也是我国小龙虾主产区之一。
吴旭干是“申江1号”和“白玉蟹”河蟹新品种的研发者。会上,吴旭干指出:“近年来我国河蟹量逐年提高,已经在水产领域占据了举重轻重的地位。然而,目前国内在河蟹的养殖过程中,仍以投喂冰鱼和原料为主,且投喂方式较为随意,导致成蟹品质和稳定能力都有待提升,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他还表示,通过实验发现,投喂母蟹专用饲料喂食的雌蟹普遍比投喂冰鱼喂食的雌蟹生殖蜕壳率更高,同时产量也要显著高出许多,饵料系数更低。这足以证明饲料对于养殖河蟹的重要性。”
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淡水虾营养与饲料岗位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波
刘波谈到淡水虾功能饲料的技术创新时表示,2021年5月,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ISAPP)发表了后生元的共识声明,明确定义了后生元是指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无生命微生物或其成分的制剂,为人为灭活的微生物细胞,可添加已被证明有益健康的代谢物或细胞成分。后生元与抗生素同时使用,有协同效果,能保护肠道微生态的稳定;与饲料基质成分很少或根本就没有相互作用,保质期较长,在功能饲料中应用后,能有效保护水产动物肠道消化功能,还能预防虾类的白便的发生。
今年以来,全国大批养殖户转养罗氏沼虾,目前罗氏沼虾养殖面积达到了约65万亩,明年预计有望进一步增长,而十足目虹彩病毒病则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郭建林在进行《罗氏沼虾抗虹彩病毒病功能性饲料的研究》主题汇报时表示,通过实验发现,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三叶青,罗氏沼虾的存活率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并且所有实验组的罗氏沼虾的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对未来研发抗十足目虹彩病毒功能料起到了很好的指示作用。
盐城工学院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所所长、江苏现代农业(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王爱民
2023年,全国小龙虾总产值达4580亿元,养殖面积达2950万亩,产量316.10万吨,为淡水养殖的第四大品种。王爱民做了《小龙虾营养需求及饲料技术》主题汇报,并表示,在小龙虾的养殖中,饲料的选择对于盈利而言特别的重要。目前小龙虾发酵饲料不仅能产生促生长因子,同时适口诱食性好,能保护肠道健康,提有效高了饲料利用,也降低抗营养因子;而功能料则有促生长、耐运输、抗应激、预防病害、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会议规模:政府领导、协会领导、特邀专家、养殖大户、产业链企业、经销商、一线人
超500人大会,政府领导莅临指导,专家学者共分享,100个养虾大户(白对虾、罗氏沼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等),200名大经销商、200企业代表共参与的行业盛事。
全场欢呼!余承东官宣刘亦菲代言智界,“全国人民买得起、意想不到的产品”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已确认了,下降1.7%!阿根廷2024年经济陷入衰退,但GDP创新高了
7499 元起,华为「阔」折叠屏 Pura X 发布,鸿蒙电脑首次官宣!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